当前位置:拽得网>奇闻异事 >   正文

匈奴单于庭龙城遗址被找到 到底是什么情况?

导读:匈奴单于庭龙城遗址被找到 到底是什么情况?汉唐文献中关于龙城的记载及诗歌极多,《汉书匈奴传》记有“五月,(匈奴)大会龙城,祭其先、天地、鬼神。”,唐诗中则有“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去为龙城战,正值胡兵袭”等,汉代的龙城到底在何处?

古籍中的李广像,李广被称为“龙城飞将”

1954年内蒙古包头墓葬中曾出土“单于天降”瓦当,泥质灰色,径17.1厘米,圆形,边轮宽,筒部残留一部分,现藏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

匈奴单于庭龙城遗址被找到 到底是什么情况?

瓦当俗称瓦头。是屋檐最前端的一片瓦(也叫滴水檐)前端或位于其前端的图案部分,是古建筑的构件,起着保护木制飞檐和美化屋面轮廓的作用。先秦两汉“瓦当”是古代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

汉代出现了文字瓦当,多作篆书,依文字内容可分为宫苑、官署、祠墓、宅舍、吉语、纪事等几大类。汉代建筑瓦当内容有吉祥语如“长乐未央”、“长生未央”、“与天无极”等,也有标明建筑物名称与用途的。

“单于天降”瓦当中的“降”是个多音字。“降”有两个含义:读jianq,诞生,降生;读xiang,降服,使驯服。有专家考证,在汉代以前上百种古籍数千万字中近百个“天降”连用的语句里,“降”只读作“jiang”。“单于天降jiang”,是匈奴天神信仰的表达。

一些历史专家认为“单于和亲”、“单于天降”都是古代民族和解之义。《前汉书·元帝纪》:“虖 ( 呼 ) 韩耶单于,不忘恩德,向慕礼仪,复修朝贺之礼,愿保塞传之无穷边陲,长无兵革之事”。

然而汉代瓦当“四夷尽服”瓦当的出现却让一些学者认为,此类瓦当意味着当时的各种蛮夷都向汉朝称臣。同理,“单于天降”或为单于向天朝降服之意。而通过此次蒙古国“天子单于”瓦当的出现,“单于天降”或读jiang的可能性更大。

西汉初期,匈奴不时侵扰内地,掠夺财物和人口,威胁到汉朝政权稳固。汉武帝时国力强盛,经过十余次较大的战役,击退了匈奴。此后汉王朝历代对匈奴用兵,取得了对匈奴的优势。

东汉初年,匈奴分裂成南北二部,南部匈奴建庭五原塞(今内蒙古包头),依附东汉称臣,被汉光武帝安置在河套地区。汉朝派匈奴中郎将率兵保护,并每年给归附的南匈奴一定的粮食、丝帛等物资。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