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拽得网>奇闻异事 >   正文

匈奴单于庭龙城遗址被找到 到底是什么情况?

导读:匈奴单于庭龙城遗址被找到 到底是什么情况?汉唐文献中关于龙城的记载及诗歌极多,《汉书匈奴传》记有“五月,(匈奴)大会龙城,祭其先、天地、鬼神。”,唐诗中则有“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去为龙城战,正值胡兵袭”等,汉代的龙城到底在何处?

伊德尔杭盖博士说,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逐步深入,专家们惊奇地发现写有汉字“天子单于”“与天无极,千(秋)万岁”的巨型瓦当,其中“天子单于”瓦当在蒙古国境内属于首次发现。“这足以证明我们找到的遗址就是‘龙城’遗址。城池相距中蒙联合考古队此前共同发掘的三连城遗址并不远。”

匈奴单于庭龙城遗址被找到 到底是什么情况?

据介绍,该遗址在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以西大约470公里处。

也有分析认为,这次发现的龙城遗址未必是汉代大将军卫青出征大胜的龙城,匈奴是游牧民族,龙城也未必始终固定在一个位置,甚至可能不止一处。

蒙古境内多匈奴遗迹。多年前,中蒙联合考察队对蒙古国中戈壁省德力格尔杭爱苏木境内的一处汉文摩崖石刻进行实地考察,结果赫然发现史书记载的《燕然山铭》石刻。此摩崖位于蒙古国中戈壁省稍微靠西南的地方,在杭爱山一个支脉的向西南突出的岩石上,当地称此山为“Inil Hairhan”,海拔1488米,摩崖石刻宽1.3米、高约0.94米。

发现这一摩崖石刻后,考察队进行了拓片、照相等工作,并对石刻文字作了仔细的核对和辨识,最终确认了该摩崖石刻的20行约260多个汉字中的220多个汉字,确定该摩崖石刻即为东汉永元元年班固所作的《燕然山铭》。这是东汉永元元年窦宪率领汉军大破北匈奴,登上燕然山南麓、勒石纪功的摩崖文字,反映的是东汉与北匈奴之间所进行的最后一场大战的内容。

这篇《燕然山铭》,在南朝刘宋范晔撰著的《后汉书》和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纂的《文选》中都收录有全文。《后汉书·窦宪传》记载,这一地点距离东汉的北部边塞已达“三千余里”,也就是超出于华夏之国疆界之外相当遥远。汉军退兵回朝之后,国内也就鲜少有人再能身历其地,瞩望观瞻。天长日久之后,这一石刻所在的具体地点也就不被世间知晓。此外后人对这类古代的碑刻文字,也并不是“自古以来”就怀有浓烈的兴趣。这篇《燕然山铭》既然已经见诸《后汉书》和《文选》这两部普遍通行的著述,内容开卷即得,人们也就更不会特别着意于原始的石刻了。

内容